他的名字叫徐一戎
文 | 海东青
一提到水稻,估计人们马上能想起两件事,一个是东北大米好吃,另一个是媒体大力宣传我国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专家。两件事一杂糅,导致很多人以为,全国人吃上大米饭都是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功劳。然而,事实并不是这样,至少对于东北人来说,能吃饱大米饭,应该感谢的是徐一戎,著名寒地水稻专家。
▼
(徐一戎老人)
东北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,在大连小珠山遗址中就出土了水稻种子,距今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。唐朝时期将渤海国种植的水稻称为卢城之稻,是进贡的佳品。
▼
(今天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地出产著名的响水大米)
不过,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,东北人的主食还是以高粱、麦子、玉米为主,直到徐一戎的技术推广才改变这种情况。
▼
(著名抗战歌曲《松花江上》中唱到: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。如今,松花江沿途已是成片的水稻田,图为位于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的五常市稻田)
徐一戎生于1924年,辽宁北镇人,1943年和1947年分别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农学系和东北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,毕业后在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计划处工作,东北人民政府撤销后,他奔赴黑龙江垦区,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这里。
▼
(东北人民政府成立于1947年8月27日,1953年1月被撤销。图为东北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执照)
建国初期的黑龙江拥有面积广阔的湿地和草原,适合发展水稻种植,但存在积温不足的问题。为此,徐一戎专心研究寒地水稻直播栽培技术,攻破了寒地直播水稻亩产超千斤技术难关,创造了黑龙江省直播水稻栽培史上的单产最高纪录,使垦区水稻面积增加10%,亩产提高3.4%。
▼
(饶河湿地风光,图片来自蜂鸟网,摄影师@长途司机)
1980年,从日本传来了“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”,彻底解决了东北积温不足的问题,但稻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“旱育不旱,稀植不稀,跑粗走样”等问题。为此,徐一戎潜心研究,综合组装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旱育稀植“三化”栽培技术(旱育秧田规范化、旱育壮苗模式化、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)。
▼
(黑龙江省的育苗温室大棚)
此项技术使垦区水稻面积由1985年的38.9万亩、平均亩产369.7斤,迅速发展到1999年的1029万亩、平均亩产1005斤,堪称垦区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。
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,徐一戎致力于水稻品质的提高,主持了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,使黑龙江垦区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100%,稻谷品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,产量增加7%以上。
▼
(丰收的东北稻田)
徐一戎攻克的技术难题,改变了东北人的主食结构。使黑龙江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21.6万亩,发展到2010年的1900万亩;水稻的单产、总产分别由159.7公斤、0.4亿公斤,提高到了2009年的566公斤、92.7亿公斤,创造了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过千万亩,单产超千斤的奇迹。
▼
(沈阳的稻梦空间主题公园,登上了电影《我和我的家乡—神笔马亮》)
徐一戎不仅解决了东北人的大米饭自由,还保障了全国人民的饭碗安全。
北纬四十度水源大米,坚持十二年只用无污染的有机肥,选择北纬四十度,扫码进商城